3.1 处理各种事务的平凡一天


生活记录309 阅2 评

🔰参加口语考试的感受

  上午外出参加口语考试。本来预计8:30就出发,可是感觉去的太早的话要在外面站好长时间,就这么一直拖到8:50才走。那时候我还有点着急,害怕迟到不能进入,并且出门前差一点就忘记要带身份证(进入的时候需要扫描),这要是自己没有想起来带上,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进入考点后一切按照指定的流程进行,签字表上发现只有我一个人考的日语,并且考场还和别人都在一起,不过感觉没有什么影响,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就进入机房。考试也就不到10分钟完成,其中大部分都是准备的时间,但是当真正开始录音那会儿才发现,整个机房里面的声音都非常大,录音时完全听不见自己在说什么。加上紧张作祟和天生口才不行,脑子里想的很好,但到了口头上就出现差错,一些词汇感觉自己有读错。
  另外加上前几次的经验,一出发去外面考试,自己就要面对i人属性大爆发的尴尬局面。尤其是无所事事等待的那一刻,感觉自己莫名会觉得非常孤独,只好默默忍受。

垃圾评论如潮水般涌来

  一清早起来检查博客发现多出来几条评论。正文内容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是带有一种明显的AI生成风格,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评论的名称和邮箱信息都是胡乱填写的,而附带的链接中包含一个钓鱼网站。出于对网站的保护,我先把评论者的IP段封锁,随后删除了这些评论。
  这些垃圾内容具体从何处而来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这和自己加入博客聚合平台有很大关联。这几天开始垃圾评论越来越多,而且博客文章多出来很多由机器人产生的访问量,动辄就有单篇接近200阅览,可真人看过的数量又有多少呢。另外我猜测那些评论可能是通过自动程序的,也不排除是人工操作的可能。
  所以我拟定先开启评论发布前审核功能,并给本网站加入可用的评论过滤插件,用Cloudflare等服务设置一个可用的人机验证程序。如果还有空闲时间,我可以分别给各博客聚合平台发送邮件,确认加入的博客网站信息有无被滥用的情况。

辛苦更新博客却没人看?

  虽然我不能因为博客没人看就不更新,因为我从第一天就心知,博客本身是很小众的事情,自己更没有推送出去的方法,更不要提SEO优化,所以没有什么真实的人看才是常态。但有的时候还真是要不断向内思考,我写博客的意义是什么。幸好我把自己创办博客那天,把写作初心的思考简要总结在了“十问十答”里面并且置顶,在给访客看的同时,也让我随时可以回顾和坚持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从个人角度而言,这两个多月坚持每天写一点博客文章,真的可以让我重新审视过去发生和关心的一切,让那么多天的思维沉淀不至于付诸东流。等到哪一天偶然提起自己这段时光时,我会有信心很详细得说出自己那时候有什么趣事,思考过什么事情,关心过什么事情。另外每天记录博客也让自己有了创作的模式和习惯,在实践了内容生产创作的流程,并且懂得和自己的正常生活结合后,过渡到YouTuber的时候也许会更加顺利吧。
  顺便记录一下自己想到的老胡直播预备问题:

  • 看了老胡的20张卡片法,将选题在脑海酝酿来制作节目。那么学到的一些技术技巧是否看似当下没有用,但在潜意识优化之下,会在某一天很巧妙的应用在生产作品中?
  • 某些时候Youtube移动端APP会通过手机消息通知栏推荐影片,什么情况下才能让影片得到此类推荐展示?
  • 老胡经常提到的VidIQ频道,它们插件中的标题说明生成工具和每日创意点子的功能,是否对于博主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还是说这些工具只是用来偷懒的一种手段?
  • 对于知识讲解的内容,在封面标题的设计原则中,是否一定要体现这个影片的主旨或主要内容?目前看过的很多英文区影片都有“标题封面并未表达具体讲解内容”的趋向,例如“简单获得观看量的新方式”为标题的影片,实际上是讲解频道中异常火爆影片如何参考借鉴这样一个小的知识点,而这个内容并未体现在标题和封面的任何一处。我感觉这样的原则去设计封面能够得到流量,但对于知识的了解来说不是一种好的方式。老胡如何看?
  • 看到很多频道规模很小,却因为其中一个影片爆火而被人熟知的情况。作为创作者如何从这些他人异常火爆的影片中汲取经验?
  • 对于无口播的影片来说,在CC字幕上花费功夫对于改善影片质量的收效大吗?有看过一些VLOG频道在影片本身没有口播,只是拍摄了生活的诸多日常,但是通过CC字幕却附带讲述了博主个人的许多生活故事,也以此和观众产生了互动,这也莫不是整个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 频道装修上,是否要尽可能保持影片中的设计风格和元素(或者是博主形象)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如果频道的外在特征不稳定是否会降低粉丝的粘性?
  • 有部分观众觉得封面图真实自然是一大要素,也有很多观众倾向于点击夸张表演式的封面,老胡觉得创作者该如何在这两者中做取舍?
  • 黄金分割等构图技巧,对于封面图吸引力的助益大吗?
  • 尝试借助AI,将老胡的一期胡说节目内容整理成了流畅的博客文章,修改后转载到了我的个人博客以方便回顾。但这个过程也发现,AI会偷偷添加一些想当然的观点进去,比如名词之前编造一些“顺理成章”的形容词;有些地方看起来逻辑没问题,但只有在和老胡原影片结合对比后,才能发现AI改写成了它想当然里那个黑白颠倒的逻辑。看来AI的发展还是得警惕,这样的逻辑谬误在千万次的生成和训练后,只会无限扩大同温层效应和毁坏资讯的真实性。
  • 老胡常强调按需学习,那么如同大学专业里的那种系统学习真的就完全一无是处了吗?求老胡指点!
  • 老胡的系列化节目和批量化选题生产是对于“长尾效应“的利用吗?在油管这个生态来说,更倾向于“二八定律”占主导还是“长尾效应”发挥巨大作用?
  • 做YouTuber制作影片,应该讲究红海策略,不停地在成熟领域学习实践和提升自己,还是靠蓝海策略,开辟较为小众的领域来锻炼创作能力?
  • 虽然我是真正地想要寻求合作者,但发出邀约后对方总是把我当骗子,该怎么办才可以建立陌生人的信任?
  • 老胡有读过张忠谋自传吗?看着最近这本书好火。
  • 最近经常和AI提问和聊天,发现依据AI给出的内容进一步提问,在某种程度上会让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开放,可是毕竟是AI的内容,无法和真人撰写的事物相比。但我通过社交媒体的算法进一步搜索查找时,却感觉情况恰恰相反,自己的目光只能集中在少数几种偏负面的评论上。这样的状况哪一种比较好?
3.1 处理各种事务的平凡一天

https://we.owaii.net/archives/70.html

作者

Owaiiちゃん

发布时间

2025-03-01

最后更新 2025-03-01
评论 ( 2 )
正在加载验证组件
OωO
隐私评论
  1. Zoe今天抓鸟了吗

    做好自己就行了,管别人那么多咯

    15天前广东省广州市回复
    1. @Zoe今天抓鸟了吗

      对面那个“人”也许只是一个自动机器。。。

      15天前亚太地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