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自媒体:概念与实践

读书笔记
89 0

极简自媒体的重要性

  各位觀眾大家好,這期「胡說系列」節目,我敢說是所有節目中最難、最複雜,但也是我個人認為最有價值的。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胡說系列」一直以來想要傳達的核心觀念就是這個。而這個觀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我花了最長時間,踩過無數坑,砸過許多錢,繞過許多彎路後,才總結出來的階段性結論。現在回頭看,我甚至會驚訝自己過去怎麼會那麼傻,竟然花了這麼久的時間才走到這一步!這就是我整個「胡說系列」節目的基調,通常都屬於這種性質。這類節目的特色就是不容易講清楚,而且聽起來可能也不那麼有趣。為什麼難講呢?因為它是一個不斷提升、不斷精進的認知過程,是一個概念性的躍升。
  所以在這個時間點上,我不可能把它講得完美無缺、徹底透徹,因為這些認知在未來還可能會進步、還需要調整。正因為如此,聽起來可能不像是在講解一項技術或步驟那樣直白通透,可以簡單地列出一二三四五,照著做就對了。我現在要講的這個觀念,它的重要性完全不同於技術層面,因為它要解決的是認知、方向,甚至是心理層面的問題。所以我才說,這些觀念性的東西,我認為非常非常重要。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概念。我把它總結成一句話,叫做「極簡自媒體」。「極簡自媒體」這個概念,聽起來好像不怎麼吸引人,也不複雜,甚至你可能覺得一聽就懂了。但我為什麼還是要專門做一集節目來談論它呢?而且我必須先說明,我對「極簡自媒體」的理解,也還只是剛入門而已,並非完全透徹。但我知道在這個階段,這個觀念已經非常重要了,而且值得深入探討,所以我決定和大家分享。
  那麼,究竟什麼是「極簡自媒體」呢?提到「極簡」,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另一個相關概念:「斷捨離」。這兩者之間似乎存在某種關聯?是什麼關聯呢?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說還沒辦法精確描述,我大概感覺「斷捨離」可能是達成「極簡」的一種方法。但我們先拋開「斷捨離」這個概念,單純來談談「極簡」。那麼,我會怎麼解釋「極簡」呢?我會這樣說:「極簡」,既是結果,也是方法。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極簡」的目的,是希望你創造出的內容是簡單易懂的。簡單有什麼好處?愛因斯坦曾說:「凡事應力求簡潔,但不宜過於簡化。」這句話是李敖翻譯的,我認為翻譯得非常精準,我以前也曾專門做節目討論過,李敖的翻譯真的很到位。要注意,所謂的簡單,絕不是粗糙、低劣的東西,而是一種看穿複雜性,將所有重要與不重要的元素都梳理清除後,精煉、抽象化後所呈現的簡單,這才是真正厲害之處。就像中國山水畫、人物畫,大師往往能用寥寥幾筆線條,就勾勒出山水的意境或人物的神韻,抓住最本質的特徵,這就是抽象化的極簡呈現。
  或許學畫畫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大多數人初期都追求寫實,想要鉅細靡遺地還原所有細節。但到了更高的層次,反而會走向抽象,追求更精煉的表達。我們做自媒體節目也是一樣,一開始可能想做得高大上、內容複雜又深刻。但實際上,在自媒體這個世界裡,真正能有效傳播出去的,往往是簡單易懂的內容,因為觀眾對於自媒體內容的本質需求,就是快速消費,甚至絕大多數時候是一次性消費。就像免洗筷,用完就丟,雖然是一次性的,但筷子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沒筷子就沒辦法吃飯,但它就是用完即棄的消耗品。自媒體內容,其實也有許多類似的特徵:簡單、快速。
  當你真正理解「簡單」的真諦,明白簡單絕不等同於簡陋粗糙,你就會發現,要做到「簡單」其實非常困難。就像要在一張紙上,用幾筆線條就描繪出一個人的神韻輪廓,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好的自媒體節目,無論是要表達觀點、講述故事,或是傳遞新資訊,都必須力求清晰簡潔,直接切中節目想要達成的目標,避免內容含糊不清、過於複雜。為什麼會複雜?通常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辦法從複雜的資訊中抽絲剝繭理出頭緒,分不清主次,搞不懂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枝微末節。對吧?當你能看穿事物的本質核心時,那些旁枝末節自然就不重要了。
  我最近在輔導一位學員製作火柴人動畫,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位學員在開始繪製時,為了表達某些概念,像是男孩女孩、或是各種動作時,他很自然地會想,我要如何才能畫出角色的姿態、動作、或人物特徵?然後,他就開始嘗試加入各種細節和素材,想藉由堆疊元素來講述畫面故事。
  但我跟他說,你方向錯了。如果你要做火柴人動畫,最核心的技巧是把火柴人畫得「夠純粹」。我並不是說將來不能加入其他元素來豐富故事,而是在最初階段,你應該專注於把火柴人本身畫好。火柴人的頭就是一個圓,圓滾滾的,不要想著要畫出透視感,車子開過來時頭變成橢圓形,或是用身體厚度來表現姿勢。你應該盡可能地抽象化,無論正面側面,火柴人的線條在繪畫上都應該是一致的。要展現人物的姿態,像是跑步、踢腿等動作,應該透過肢體的動態來表現,而不是輕易地想用外加物件來疊加,例如拿一把刀、或其他道具,這樣反而會讓你的作品顯得簡陋粗俗。你應該追求極致的簡約手法,透過寥寥幾筆就能精準地抓住火柴人的精髓,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好壞善惡、男女老少,而不是粗暴地疊加元素,像是給火柴人加上辮子、穿上裙子等等,那樣就失焦了。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什麼叫做「極簡」。「極簡」呈現出的形式是簡單的,但我必須再次強調,我所說的「極簡」,絕非簡陋。它外在的形式看似簡單,但背後所需要的心血、努力和掌握的技能,卻是更加艱鉅的挑戰。把東西做得複雜很容易,但把事情做得簡單,卻要難上千百倍,對吧?因為「簡單」,首先需要你在概念上高度抽象化,而你所採用的表達方式,又必須是極度簡約的。所以,「極簡」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我常打一個比方,要你隨口說一個段子,胡說八道很容易,但要你寫出一句精煉的五言絕句,你可能就寫不出來。現在有多少人能寫出像樣的五言絕句?大概不多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請務必記住:簡單,絕不等同於簡陋,「極簡」更不是粗製濫造。「極簡自媒體」,既是一種方法,也是最終成果。透過「極簡」的方法,達到「極簡」的成果。
  我認為「極簡自媒體」至少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運用「極簡」的思維模式來製作自媒體,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低成本」。你不用過度學習,也不需投入大筆資金。你不會再想著一定要有豪華的攝影棚、專業燈光設備,或是美女模特兒搭檔,甚至飛到夏威夷拍外景。當你開始擁抱「極簡」的理念時,就能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啟動你的自媒體事業。
  就像我指導火柴人動畫學員時,我會告訴他們,先從最基本的「字」開始練起,也就是讓火柴人能做出跑、走、爬、跳等動作。初期訓練重點放在「字」的層次,專注於提升火柴人本身的角色表現力。一開始,先別急著區分男女,將來要如何透過顏色、體型大小、髮型、裙子等元素來區分性別,那是更進階的課題。在初期階段,先專注於訓練火柴人「字」的表現力,先學會流暢地表達「字」,再來練習用「字」組成「詞」,進而構成「成語」,最後才進展到「場景」和「故事」。千萬不要一開始就想加入太多非火柴人動畫核心的元素。
  我的意思是,初期階段務必專注於最核心的要素。運用極簡的方式,你就能以極低的成本開始,只要有手機就能拍片。你不會再過度強調設備,不會想著要有三軸穩定器、連動控制設備、專業燈光等等。很多人常常在設備上躊躇不前,想著「等我有了這些,再開始吧!」結果一等三個月,甚至三年都還沒開始行動,因為永遠覺得設備不夠好。好不容易買了新設備,又聽說索尼下個月要出新款,想說「再等等吧,等索尼出了再買。」索尼出了,又聽說尼康某款相機功能更強大,又想等尼康那款。就這樣陷入無止盡的焦慮,永遠覺得自己的設備不夠完美。
  你以為我說這些是開玩笑嗎?看看我買過的相機、燈具、錄音設備,多到我自己都不忍直視,一箱又一箱地堆在那裡。擁抱「極簡」,你就能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過度學習。因為當你買了過於複雜的設備,就會忍不住想研究它的各種功能,然後又花大把鈔票添購周邊配件,無止境地投入金錢。這是「極簡」的第一個好處:低成本。
  第二個好處,「極簡」能幫助你抓住好內容的本質。什麼是好內容的本質?就是「選題」和「故事」。當你秉持「極簡」精神時,就不會再被那些表面現象迷惑,不會認為某某人的成功是因為他有美女模特兒搭檔,或是因為他人在國外,可以隨意在街頭拍攝就吸引眾人目光。如果你沒有「極簡」思維,很容易就會只看到事情的表象。
  像是看到 MrBeast 每集節目都能豪擲 50 萬美元送給觀眾,就以為「只要我有錢,也能做得比他更紅!」卻忽略了 MrBeast 為了買一個麥克風都要省吃儉用三個月。人家就是從一無所有開始做起的,第一筆業配收入只有 5000 美元,但他卻願意把這筆錢,連同自己東湊西湊的 5000 美元,總共 1 萬美元,捐給街友。
  當你用「極簡」的視角來審視,才會明白好內容的本質是什麼。好內容的關鍵在於:「我能提供什麼價值給觀眾?」如果我今天講的內容夠好,邏輯清晰,而且分享的知識對聽眾有啟發性、有價值,自然就會有人願意聽。我常舉說書人善天舫的例子,他的評書節目甚至連影像都不需要,而且說書過程中時常會有長時間的停頓,有時停頓 0.5 秒、甚至 1 秒都是家常便飯,但聽眾依舊聽得津津有味,對吧?
  我常說,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年輕時聽足球賽轉播是用「聽」的,而不是「看」的。不像現在,動不動就要慢動作重播、倒帶,還有人在一旁畫圈圈,解說球員動作、戰術跑位等等。以前這些畫面都看不到,我們只能透過收音機「聽」轉播。但即便如此,當年那種熱血沸騰的感受,至今依舊清晰鮮明,甚至比現在看著電視慢動作重播,感受更加深刻、更令人享受。
  當我們真正抓住好內容的本質時,才會願意在選題和內容本身上下足功夫。你才會明白,我真正該在意的是,我講的內容有沒有價值?而不是在意要用幾台攝影機拍?要不要找團隊跟拍?還是要跑到街頭取景?如果我講的內容空洞無物,只是在放空炮,就算跑到總統府前面拍片,觀眾看的也只是總統府,而不是看我。所以,內容對觀眾必須要有價值,而且你講述的方式要像說故事一樣引人入勝、娓娓道來,讓觀眾覺得容易理解,不會覺得艱澀難懂。最忌諱的就是講沒幾句就讓人聽不下去,內容邏輯混亂,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我常開玩笑說,我們要學習韓劇的精神,就算中間錯過五集,也不會影響你津津有味地欣賞下一集。我們做節目,開玩笑地說也要有這種「韓劇精神」,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認知。很多人做節目,文案寫得非常嚴謹,就怕觀眾聽不懂,結果反而過於咬文嚼字,變成一旦錯過一句話,就完全跟不上後面的內容。所以我常說,我們做節目要讓專家看得懂,也要讓路人覺得有趣。有些人做內容過度追求專業性,只想迎合專家,結果反而曲高和寡,一般大眾根本看不懂,覺得太艱澀、太學術化。但如果你只顧著討好專家,卻忽略了廣大群眾,專家也看不到你的內容,因為專家也是人,他們也會看「哪裡人多就往哪裡去」。看到一堆人在排隊,專家才會好奇「這到底是什麼?要不要也排隊看看?」所以,我們做節目應該要雅俗共賞、大小通吃。
  我甚至可以更進一步說,有些人總想著要精準鎖定目標受眾,只想吸引「精準客戶」,認為這樣才能有效導單、提高轉換率。但我要告訴你,當你的漏斗夠大、你的網子夠廣時,大小魚都會游進來。小魚不是目標客戶?沒關係,撈起來後把小魚放回大海就好,重點是要先擴大你的受眾基數。你不能只想著「我只撈大魚」,把網眼搞得超大,小魚都漏光光,結果三個月撈不到半條魚,一年下來也沒任何收穫。請問,你是這種人嗎?我們都是凡人,如果一天到晚都撈不到魚,很快就會撐不下去,就會開始懷疑「這裡根本沒魚!」然後就想換地方,結果往往就是如此。
  這句話點出了重點,我們應該要抓住「極簡」的精神,運用「極簡」的方法,去蕪存菁,抓住內容的本質,在選題和內容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出有價值的自媒體。
  「極簡」的下一個好處是:你可以「個人製作」,頂多小團隊協作。當你沒有「極簡」意識時,很容易就會想,做自媒體一定要有企劃、拍攝、攝影棚、後製團隊等等,認為所有條件都到位才能開始。但實際上,往往這些條件你可能很久都無法達成,甚至永遠都達不到。你沒錢請人,也沒人願意投資你,結果就是永遠停在「想」的階段,遲遲無法開始行動。然後,看到 MrBeast 可以送法拉利、送島嶼,就覺得「他能這樣做是因為他有錢有資源,我沒那個條件,根本做不起來。」於是,第一時間否定自己,直接放棄。
  但「極簡」告訴你,節目不一定要高規格製作。我跟你說,有些人用 360 手機就能拍片,不見得要用最新款的 iPhone。你用 360P、480P 畫質的手機拍片,也一樣能做出成功的節目。就像善天舫的評書,連影片都沒有,光靠聲音也能吸引聽眾,照樣能做出一番成就。這樣一想,你就能解除內心的巨大焦慮,告訴自己「對,我現在的條件就這樣,但我可以開始做了!」我想練書法,手上只有免洗筷,沙灘就是我的紙,沒有昂貴的毛筆、訂製的宣紙,那就先從沙灘筷子練起。我想學自媒體,身邊沒有人懂自媒體,也遇不到像老胡這樣的大師指導,更沒錢付費諮詢,難道我就做不成自媒體嗎?當然不是!
  這個世界上,能像我這樣提供諮詢服務的人畢竟是少數,我也不是什麼頂尖大師。但其實,你身邊處處都是老師,不用花錢,網路上海量的影片都是你的老師。那些觀看次數破百萬、十萬、甚至一萬的影片,每一個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這樣一想,你就能夠從「極簡」的角度出發,從你現有的條件開始做起。但我必須再次強調,「極簡」絕不等同於簡陋粗糙,不能把「極簡」當成不用心、隨便做的藉口。你不能因為「我的設備只有 360p」,就覺得「反正畫質不好,隨便拍拍就好。」就像我今天的節目,或許不夠嚴謹,也稱不上是流芳百世的經典之作,但我還是盡力以最大的熱情,用我現階段最認真的態度,盡可能清楚地和大家說明「極簡自媒體」這個概念。這就是「極簡」的精神,在現有條件下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極簡」能讓你以「個人」之力完成所有製作流程。我非常推崇一個人獨立完成所有環節,一開始不要想著一定要找合作夥伴。我建議你,從選題、拍攝、剪輯到發佈,所有流程都由自己一手包辦。你必須熟悉每個環節的細節,就算未來你的團隊擴張、成立公司,初期也一定要經歷過這個「一人團隊」的階段。我甚至鼓勵大家,盡可能一直維持「一人團隊」的模式,千萬別急著找人合作,資源有限時更要避免找人,堅持「一個人死磕到底」的極簡精神。
  「極簡」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逼迫你把真本事練到身上」。我剛才提到「個人獨立製作」的能力。當你用「極簡」方式製作自媒體時,就不會把心思放在設備、工具、人力、場地等外在條件上,你會專注於思考「我現在只有這些資源,要怎麼開始做?」既然只有一部手機,那就用手機拍;既然資源有限,就想辦法在現有條件下做到最好。你會逼著自己在選題、腳本、拍攝、剪輯等各方面下功夫,因為這些才是自媒體最核心的技能。所有的真本事都會紮紮實實地累積在你身上。
  所以,「個人製作」和「團隊製作」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最終你會發現,真正的核心能力全都掌握在你個人身上,你不依賴任何人。而且,正因為你是用「極簡」的方式起步,你所培養出的能力都是最核心、最關鍵的技能。
  當然,有第二、第三機位很好,能讓畫面更豐富、更多元呈現。在夏威夷拍片、美女模特兒入鏡,也都能增加影片的吸睛度和觀眾停留時間。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好東西,但如果節目內容本身沒有價值,就算砸再多錢、堆疊再多華麗的元素,也只是徒勞無功。認清「錦上添花」與「核心價值」的差異,在「極簡思維」的引導下,你就會明白,三個機位、五個機位固然很好,夏威夷美景、美女模特兒加持也很吸睛,但這些都並非成功的必要條件。你不會再將自己節目表現不佳,歸咎於缺乏這些外在條件。這樣一來,就能從根本上破除你與他人比較設備、比環境、比資金、比搭檔的慣性思維。
  總之,如果你想投入自媒體,「極簡自媒體」絕對是一條值得嘗試的道路。你可以從「極簡」開始,甚至可以一直堅持「極簡」路線,做到極致。所以我今天想透過這種比較隨性「胡說」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我對「極簡自媒體」的看法。或許內容不夠嚴謹,今天的表達也稱不上完美,但我希望傳達的核心思想是明確的:這是我長時間以來不斷摸索、掙扎、甚至自我懷疑後,最終跨過的門檻。我深刻體會到「極簡」的重要性,所以才想將這個概念整理成一套節目,分享給大家。跨過這個門檻後,我發現「極簡」能大幅減輕一個人的精神焦慮。我終於能將過去浪費在設備、形式上的時間,省下來投入到更重要的核心能力提升上,認真思考自己想做的內容方向、想採取的表現形式,並在確立方向後,專注於核心技能的精進。
  當你有了這樣的認知,你會相信這是一條可行的道路,而且是一條高效成長的途徑。你不會再輕易受到外界干擾,也不會被各種誘惑所動搖。你會清楚地知道,這是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而且是走得通的。你不會再像過去那樣,今天覺得這條路可行,過幾天又覺得好像走不通了,那種徬徨無助感,對人的意志和熱情才是最大的殺傷力。真正投入工作後,你會發現,當你感受到自己在成長、能進入心流狀態時,其實人的耐力是很強大的,根本不會覺得辛苦。
  我大學時有個同學,為了週末和女朋友約會,總是搭好幾十個小時的綠皮火車,一路站到底,但他從來不喊累,每個禮拜都樂此不疲。因為沒錢,連火車票都捨不得買,但為了見女友,再辛苦都甘之如飴。當你有了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方向和可行的路徑,執行力自然不成問題。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執行層面遇到困難,往往是因為在認知層面就出了問題。
  有些人做了幾集節目,發現沒人看,就立刻開始懷疑人生,想東想西,想著「是不是我選錯方向?」「是不是我不適合做自媒體?」,各種負面想法接踵而至,陷入自我懷疑的惡性循環。我看到的學員常常提出類似的問題,而且背後往往還隱藏著數百個相似的疑問,像是「日更到底好不好?」「一天更新幾部片比較好?」「一天發三部、五部算多嗎?」「看別人一天發 15 部,老胡你說我有可能一天更新 15 部嗎?」等等。
  你看,問題永遠都在同一個認知層次上打轉,然後衍生出成千上萬個問題。最後,他們就會陷入無解的迴圈,開始質疑「老胡說的是對的嗎?」,轉而去問其他「專家」,結果 A 專家說 A 答案,B 專家又說 B 答案,最後他們會發現「根本沒有專家,全都是騙人的!」然後徹底崩潰,因為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
  所以我今天結合我長期以來回答無數問題、指導眾多學員,以及自身痛苦的經驗,最後歸結出一個結論,我想在 2023 年這個時間點上,這是我最誠摯、也最有價值的建議:你可以不看我其他的內容,但我真心希望你能看看我最近「胡說系列」的節目。因為這些節目真的是我花費許多金錢、繞過許多彎路,以及從眾多學員身上看到的共同問題與盲點,才提煉出的精華。如果我想為大家找到一個共通的、有效的、且適合絕大多數人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極簡自媒體」。
  至於「極簡」要做到什麼程度?是不是非得用手機拍攝?完全不用任何燈光?這就因人而異了,重點是在你自身能力範圍內去實踐「極簡」的精神。什麼是「極簡」?最後,我想分享我自身的一個經歷,讓你明白跨越這種看似簡單的認知有多麼困難。
  我以前提過,我現在都固定穿這件 T 恤。但你看我早期的節目,為了在鏡頭前呈現最佳形象,我可是煞費苦心,又是打光、又是講究構圖、又是注意儀容。但我整整花了一年甚至兩年以上的時間,才終於想通「根本沒人在乎你穿什麼!」、「誰管你穿什麼?每天穿一樣的衣服就夠了!」我從每天費心想要換穿不同衣服,到最後固定只穿同一款 T 恤。甚至一開始,我還會開玩笑說「我要每天換衣服,讓大家知道我其實有洗澡、有換衣服!」到現在,我身上的這件 T 恤真的不見得每天都換洗,不是因為我邋遢了、不注重衛生,而是因為我發現,這些外在的形式真的不再重要了,一點都不重要。
  同樣地,我也曾費盡心思研究各種後製技巧、美顏濾鏡,想讓影片看起來更精緻完美。但到最後,我發現這些其實都不重要。我常跟學員開玩笑說,你們剛開始做節目時,總是恨不得把美顏特效開到最強。但我跟你講,什麼時候你把美顏越關越小,就代表你的功力越深厚,你的進步就越明顯。你要學會放下對外在形式的執著,在鏡頭前自在地做自己,讓鏡頭前和鏡頭後呈現一致的真實樣貌。而且,你必須清楚知道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這就呼應了我今天想講的「極簡」:你在向世界呈現內容時,要清楚知道觀眾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你做自媒體真正想傳達的價值是什麼?你想要帶給觀眾什麼?我常說,我們的人生已經夠苦悶、夠辛苦了,不需要在這個世界上再製造更多垃圾。現在 GDP 成長了,人工智慧也突飛猛進,但我們製造垃圾的能力也同步暴增了千倍萬倍。所以,未來這個世界,無論網路頻寬再快、搜尋引擎再方便,你永遠趕不上垃圾資訊爆炸的速度。
  我今天還跟一位同學聊到這個觀念,最近爆紅的 ChatGPT,確實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這點我昨天還沒提到。但現在 ChatGPT 也潛藏著一個巨大的風險,那就是用來訓練 ChatGPT 的大量內容,其實是 ChatGPT 自己產出的!所以你看,這問題有多嚴重?
  實際上,已經有內部文件爆出,GPT 展現出一種「偷懶」的傾向,它真的不會努力去創造全新的東西來回答你,而是傾向用最節能、最省力的方式敷衍了事。它可能會用罐頭式的八股文來應付你,甚至內容可能有誤,它也照樣回覆給你。等你指出錯誤,它又會立刻承認錯誤,然後揣摩你的心思,修改答案,只為了讓你滿意,盡快結束對話。ChatGPT 已經展現出這種「偷懶」、「敷衍」的意識,這才是最可怕的。我們用搜尋引擎找資料時,過去還會多方查證,比對不同來源的資訊。但現在,很多人會說「這個問題我問過 ChatGPT 了,AI 說的應該不會錯!」這才是最危險的徵兆。
  今天嘮嘮叨叨講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想傳達一個核心觀念:「做極簡自媒體,用極簡的方法,打造極簡自媒體。」這句話很有意思。我常評價那些暢銷書,所謂的「暢銷書」,本質特徵是什麼?就是「為了闡述一句話,寫成一本書」。所以我以前也曾說過一句玩笑話,大概幾年前吧,你在網路上應該還找得到:「大哥拜託!不要只為了講一句話,就寫一本書來賣給我!」但今天,為了闡述「極簡自媒體」這個概念,我暫時佔用了大家 30 分鐘的時間,實在很抱歉!今天就先聊到這裡。

极简自媒体:概念与实践

https://we.owaii.net/archives/extra-14.html

作者

Owaiiちゃん

发布时间

2025-03-15

最后更新 2025-03-15
评论 ( 0 )
正在加载验证组件
OωO
隐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