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赚钱绝非易事

读书笔记
465 0

自媒体赚钱很难,但有方法!

  在 YouTube 上賺錢並非易事,我相信許多人都曾面臨、思考或努力解決過這個問題。這是在自媒體經營,特別是 YouTube 經營中,一個核心且必須克服的挑戰。若無法解決盈利問題,其他的意義、成果和成就都無從談起。然而,許多人在剛開始投入自媒體時,並未充分考慮這個問題,或者很長時間後才意識到,這導致了一些令人費解的行為模式。
  例如,有些人認為透過網路快速達到 YouTube 的營利門檻後就能輕鬆賺錢,但事實並非如此。許多人殘酷地發現,即使通過了 YPP 審核,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最終的收入卻寥寥無幾,令人感到時間被白白浪費,且對未來感到茫然。因此,無論處於哪個階段,都值得深入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或解決方案。
  大家或許還記得,九個月前我曾提到當時全網(包括 YouTube、B 站等平台)出現了一股「停更潮」,許多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大 V 紛紛停止更新。這背後自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例如個人健康問題、身心俱疲,甚至入不敷出。但歸根究柢,最核心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盈利模式不夠健全。如果能夠維持運營並賺取利潤,即使自己賺得不多,只要團隊成員能夠獲利並分享成果,也是一件好事。然而,許多情況下,這些頻道的經濟狀況難以持續。
  許多人在商業模式上遭遇了困難。關於這方面的更深入思考,歡迎大家觀看我之前的相關節目,我會將連結放在說明欄。今天我又看到一份問卷調查,超過兩萬人參與。VidIQ 詢問美國的 YouTube 創作者,他們的廣告收入有多少。結果顯示,76%的人一分錢都沒賺到,18%的人收入在 1000 美元以下,只有 3%的人收入在 1000 到 5000 美元之間,另有 3%的人收入超過 5000 美元。
  考量到各地區的生活成本差異,或許在某些地方,每月 2000 或 3000 美元以上的收入就能維持生計,但要養活一個家庭可能不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需要每月賺取 5000 美元以上,才能將其視為一份獨立的自媒體事業,足以支撐自己和家庭。這意味著,97%的人基本上不可能將 YouTube 作為一份全職工作,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結論很明確:透過 YouTube 賺錢很難,透過 YouTube 創業更是難上加難。
  我特別強調「創業」這兩個字。許多人並沒有將 YouTube 視為創業,只是聽說上傳影片能賺錢就盲目投入,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闖,看到搬運、電影講解、動畫、混剪、美食、政治評論等似乎都能賺錢,就一股腦地嘗試。然而,一旦開始實踐,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收入微薄、甚至無法維持,好不容易賺到一點錢,又可能面臨收益取消或黃標等困境,令人痛苦不堪。
  因此,從創業的角度來看,這並非一個經過深思熟慮、有周詳計劃、能預期收益的事業。這不像開咖啡店、奶茶店或書店,至少在初期能承載著你的夢想。許多人投入自媒體,卻沒有任何創業意識,只是聽說可能賺錢,對於賺多少、如何賺到往往不在乎,也沒有認真思考或討論相關問題。最終,他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卻連盈利的門檻都摸不到,或者剛開始賺了一點錢就立刻失去資格,或者在迷茫中與平台進行一場勝算渺茫的博弈,這種感覺非常糟糕。
  今天有位同學在社群分享了台灣知名 YouTuber 阿滴的訪談片段。阿滴的兩個頻道(阿滴英文和阿滴日常)加起來,每月流量約 500 萬上下,這在台灣全職 YouTube 創作者中已算中上水平。他的 AdSense 收入每月約為 1 萬美元。1 萬美元換算成台幣約 32 萬,看似不錯,但他表示,光是人事成本就已超過這個數字。
  由此可見,即使擁有每月 500 萬的播放量,一個月一萬美元的廣告收入,對於阿滴這樣規模的團隊來說,連員工的工資都難以支付。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大 V 會停更、斷更、降低更新頻率,或者表示要離開 YouTube 休息一段時間,甚至無限期停更,因為單純依靠 YouTube 的廣告收入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在整體的商業模式上進行深入思考。
  YouTube 提供了超過十種以上的盈利方式,YPP 的廣告收入只是其中之一,但其他的收入往往也需要基於 YPP 的資格。這並非在 YouTube 上賺錢的唯一途徑。YouTube 是一個平台,一個免費讓你個人宣傳的平台。你可以將其視為你個人 IP、個人產品或服務的廣告平台,這樣來看,YouTube 其實非常慷慨。即使你的廣告屬性很強,放在 YouTube 上也能獲得流量,平台也允許你在影片下方放置連結,引導觀眾到你的獨立網站或銷售課程,甚至直接放上二維碼接受打賞。因此,當你將 YouTube 視為個人廣告發布平台時,你會發現它非常友善。
  如果你沿著這個思路思考,你就可以依賴 YouTube 這個平台,構建一個除了 YPP 廣告收入之外,或者包含 YPP 收入作為一部分的商業模式。當你這樣思考時,你會發現每一個影片都是你的廣告。雖然不一定是直接銷售產品,但可能是建立你個人與觀眾或潛在客戶之間信任的廣告。所謂商業模式,就是你如何利用 YouTube 這個平台來「帶貨」(這裡的「貨」指的是變現的方式)。變現的方式可以是你的個人形象、你希望建立的信任感、有價值的資訊、直接的產品介紹或服務等等。
  我在指導商業用戶時,經常發現許多人缺乏展示整個業務流程的影片。這些影片可以很簡單,例如記錄接到訂單、包裝商品、寄送快遞的過程。這些過程中包含大量的細節,可以展現你如何處理訂單、內部流程是否精細、包裝是否專業,以及你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方式。當客戶提到他們從哪個地方看到你的資訊時,其他人可能會對號入座,「我沒想到你的產品竟然能寄到芬蘭,我看到了你的影片,所以下了訂單。」所有這些都是你在廣告中傳遞的訊息,一種不明顯的廣告,偽裝成內容。
  或許用「偽裝」這個詞不太恰當,但實際上,許多人對於內容和廣告的理解不夠透徹,他們認為只有直接銷售產品才是廣告,那是硬廣告。但在今天的自媒體時代,很多時候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來建立信任和提供服務,當客戶主動聯繫你時,往往已經準備好付費。因此,你需要透過大量以內容形式呈現的廣告來鋪墊。這確實是許多自媒體創作者需要認識到的一點。
  當你在這方面有所認識時,你會發現許多原本不被你視為內容的東西,突然變成了內容,甚至是非常好的內容。這樣做才能在提供服務、內容和知識分享的同時,實現商業變現。作為一個個人經營者,你必須將你的自媒體放在一個商業框架下思考,這樣才完整。否則很多人會感到疲憊不堪,難以持續,或者即使抱持佛系心態,不特別追求賺錢,但盈利就像遊戲中的分數一樣,是你驗證自己所做事情是否有意義、有價值、有進步和成長的指標。就像我經常說的,你賺到的錢,即使全部捐出去做慈善,也得先賺到錢,這非常重要。所以,不能抱持佛系心態做內容,這是非常關鍵的。
  另外一個從我這期節目和今天阿滴的訪談中都提到的核心概念,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那就是一定要用極簡的方式來製作內容。阿滴是一個例子,我的朋友圈和學員中也有類似的例子。他們一年下來可能賺到一個絕對數字看起來很大的金額,但我知道這位博主並不快樂,因為真正到他手上的錢很少,與他付出的工作量相比,這是一個失敗的項目。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他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可能連麥當勞兼職的時薪都比不上。但是從頻道表面上看,收入數字很大,但都變成了成本支出。這樣做的人,看似佛系地為社會解決了幾個就業問題,但實際上自己卻可能寧願不做這個頻道。他們繼續經營只是為了讓團隊成員有飯吃,這是一種被綁架的狀態,並不快樂。這已經不是在做自媒體,而是給自己套上了枷鎖,失去了樂趣。大量的時間不是在創造內容,而是在管理和運營團隊,這種運營和團隊帶來的成就感往往不如運營一個工廠,因為前者更抽象,結果不夠明顯,效率提升也沒有太多著力點。
  如果團隊成員非常優秀,又可能面臨忠誠度的問題,他們一旦學到東西就可能離開自己發展。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網紅和經紀公司或合作夥伴分手的案例,這並非行業道德問題,而是人性使然,在這個層面上有很多機會讓負面問題浮現。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極力推薦大家單獨經營,從個體戶開始,千萬別一開始就想著找合作夥伴或組建團隊。例如,你負責拍攝,我負責講述,然後再找人寫文案和做後期剪輯,這種方式往往行不通。並非說這種方式一定會失敗,而是說,除非你非常厲害,否則這種模式很難成功。能夠獨立啟動,擁有內容創作能力,或者對某個領域有獨到見解的人,並且還要有足夠的情商和能力來管理創作團隊,這樣的人非常稀少。
  如果你真的是這種人,我更要勸你最好還是單幹,比起開會協調和管理團隊,效率會高很多,也能擁有更豐富的人生。就像林伯威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團隊擴大,你需要追蹤每個人的進度,需要協調,會非常疲憊,對團隊成員的效率不滿意也會消耗你的精力,甚至會磨滅你創作內容的激情。如果你不是那種特別有才能的人,我建議你直接從單幹開始,掌握所有流程,用極簡的方式,只在核心部分下功夫,把它做好,然後持續穩定地成為一個能力越來越強的個體戶。
  千萬別輕易動念去找合作夥伴,根據我的經驗,我幾乎沒有見過成功的案例。網路上或許能看到一兩個成功的例子,但你不知道他們背後付出了多少情感、心力和精神上的代價。如果他們能夠不那樣做,我相信他們可能會獲得十倍的成就和個人幸福感。我們沒有必要將一個事物做得多大,很多時候,像這種偏創作型的東西,小而美反而更好,我們不需要將其變成一個龐大的流水線或工廠。
  反過來說,我們在創業或選擇內容方向時,就應該選擇天花板很高,將來有可能賺很多錢的領域。而且即使賺了很多錢,最好也是你和你的伴侶兩個人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你自己做能賺錢,一旦招人,利潤可能就會下降,即使你認為這是過渡期。這個過渡期很可能一直持續到結束,這個坑會越挖越大越深,最後你自己鬱悶,大家也不高興,合作夥伴可能會離開,而你卻可能身心俱疲。長期與他人合作也可能讓你喪失獨立作戰的能力,一旦心態崩壞,就很難再回到單打獨鬥的狀態。所以我在很多期節目和直播中不斷強調這一點:千萬別輕易動念搞團隊、搞公司、搞合作夥伴。在今天的 AI 時代,有很多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你的生產效率,你自己一個人真的可以成功經營一個頻道。
  今天的總結就是兩點:第一,要把自媒體當作一個創業項目來經營,將你的頻道視為一個商業實體來運作,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要有可銷售的產品或服務,並從這個角度反過來思考你今天應該選擇哪個方向,怎麼做,以及你是否有能力逐步擴大,隨著熟練度和效率的提高而越做越大,並且選擇一個天花板足夠高的領域,讓這個事業在可預見的未來(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都能持續發展,朝這個方向努力就不會出大問題。第二點就是盡可能地單獨經營,不要組建公司或團隊。
  這就是老胡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謝謝。

自媒体赚钱绝非易事

https://we.owaii.net/archives/extra-17.html

作者

Owaiiちゃん

发布时间

2025-03-16

最后更新 2025-03-16
评论 ( 0 )
正在加载验证组件
OωO
隐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