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对新手短影片创作的建议


读书笔记279 阅0 评

🔰前言和体会

  老胡在前几点里,很清楚地讲解了短片创作很重要的特征:制作容易,便于练习,收效显著。这几个特点对于刚开始拍影片,还对整个制作过程和内容生态把握不好的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显著地降低了新人入门的难度。很多年前开始拍片的老牌博主可能对于短片很不在意,这也正是新手提升能力和逆袭翻盘的好时机,所以要重视短片呀!

老胡影片内容全文刊载

  原影片在此,可能需要科学上网观看:

  做長片還是做短片?這是老胡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也是很多新手同學最開始會感到困惑的。老胡關於這個話題做過很多期節目,你只要在我的頻道裡面搜尋「長片」、「短片」,就能找到往期的那些節目。往期節目通常是針對某一個特定的討論點展開的,而今天的節目則是一個總結性的内容。我會從七個方向來分析做長片還是做短片,希望能幫助大家思考並做出最終的選擇和決定。其中最後一點,也就是第七點,是我以前的節目裡從未提到過的,算是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希望大家能看到最後。
  第一點,短片比長片更容易製作。因此,如果新手朋友們沒有太多製作自媒體內容的經驗,我通常建議先從短片開始。僅憑這一個理由就已足夠:因為從零開始時難度相對較高,我們要降低入門的門檻,所以先製作短片是更明智的選擇。
  第二點,短片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工具,因為它可以幫助創作者實現日更甚至日多更。那為什麼要盡可能實現高頻率的更新呢?因為這有助於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從內容生產到用戶反饋,再到學習改進和效果複盤。這樣的循環能讓創作者快速進步。學習的閉環需要盡可能的小且快速,而短片正好符合這樣的訓練目標。
  第三點,短片的播放量通常比長片更高。這其實與前兩點提到的優勢密切相關。在訓練的初期,相信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製作的影片發布後,卻得到零播放、零反饋的結果,因為那樣就無法判斷自己做得是否正確,也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一般來說,如果你能做到日更或日多更,肯定會有影片快速獲得播放和點讚,運氣好的話還能收到一些用戶的真實反饋。因此,短片的播放量相比長片,整體而言通常會高出一個數量級,例如高出 10 倍甚至 20 倍。這種情況能讓你快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你發布的內容能獲得來自世界的響應。這種正向反饋對於新手來說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你建立信心,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有希望的。
  第四點,短片的播放量波動性非常大。很多剛開始接觸短片的同學,都覺得這一點令人難以置信和理解,不明白箇中緣由。所謂波動巨大,指的是短片的播放量可能會相差百倍甚至更多。極端情況下,同樣一支影片,今天發布可能只有 5 次播放,如果你對這個結果不滿意,過兩天刪除影片重新發布,也許就能獲得 500 甚至 5000 的播放量。影片內容完全沒有改動,但短片的播放量就是有這樣一個顯著的特徵,存在巨大的隨機波動。我發現很多同學都無法正確理解或接受短片的這種流量特性。所以,當前一個短片影片有幾千幾萬甚至十幾萬播放量時,下一個影片再出現只有兩位數、三位數的播放量時,他們就會感到難以理解和接受,甚至因此產生巨大的精神內耗。
  但這種流量波動並不代表短片影片沒有客觀的品質評價標準。而是說,相對于長片影片而言,由於短片內容的供給量極其龐大,儘管 YouTube 的短片推薦演算法會盡力讓品質較高的短片影片獲得更多曝光,但從整個市場的角度來看,具體到單支影片,最終獲得一千還是十萬播放量,存在一定的「隨機性」(注意,這裡的隨機性是加引號的)。短片影片的運營策略更講究「群狼戰術」,你需要小步快跑、持續迭代、大量生產短片內容。因此,對於專注於短片的頻道來說,日更甚至不能算作及格線,你應該努力嘗試做到日多更,通過高密度的更新來對沖單支短片影片播放量的波動。唯有這樣,才能讓你的頻道每日平均總播放量保持相對穩定並持續增長。這也是短片頻道和長片頻道一個顯著的區別。
  第五點,短片頻道也能夠很賺錢。為什麼我要特意指出這一點呢?因為很多朋友對短片存在刻板印象,認為短片是低俗、媚俗、沒有品質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我看到越來越多做得非常出色的、專門只做短片的頻道,他們的盈利能力甚至遠遠超過了那些製作長片內容的頻道。我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有些專注於製作短片的頻道,在開始運營的第一年或兩三年內,就實現了年收入數十萬美元的佳績。如果這些人將相同的內容方向用於製作長片影片,估計連十分之一的收入都難以達到。因此,短片頻道其實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第六點,可以長短片結合製作,也可以只選擇其中一種形式。很多朋友一看到這個問題,就好像必須從長片和短片之間二選一。但事實上,你可以只做長片,也可以只做短片,當然也可以兩者都做。不必在長片和短片之間強行做出抉擇。你可以交替生產長片和短片,也可以在頻道初期先專注於製作短片,等到各方面技能都成熟後,再開始嘗試製作長片。或者,你在製作長片一段時間後,感覺效果不佳,也可以調整策略,轉為專注製作短片,這都沒有問題。不要將影片形式的選擇看作是決定頻道生死的關鍵問題。
  但是,如果你的頻道同時包含長片和短片內容,我建議你確保長片和短片內容方向保持一致。不要長片內容是探店,短片內容卻是寵物貓狗。你應該保持內容的垂直度。例如,如果你的頻道是探店主題,長片影片可以完整呈現一次探店的全過程,而短片影片則可以聚焦於探店過程中的某道特色菜,或是店鋪裝潢的某個細節亮點,例如廁所有什麼特別之處,都可以單獨製作成短片發布。
  最後一點,可以只做橫屏,也可以只做豎屏,完全不必糾結影片的時長。這一點是我以前從未提到過的,讓我來詳細解釋一下。這裡的意思是說,當你運營頻道時,很多朋友常常會糾結於時長定義,認為三分鍾以下的豎屏影片屬於短片。但有時自己製作的影片時長又會超過三分鐘,這時他們就會認為那是長片,所以應該以橫屏方式來拍攝。他們在拍攝影片時,常常感到困惑:不確定最終剪輯完成的影片時長會是三分鍾以下還是以上,不知道拍攝時應該選擇橫屏還是豎屏?很多人都在這個問題上感到困擾。
  我給出的建議是:別再糾結時長了!如果你的內容特別適合以橫屏方式呈現,例如訪談對話類、戶外運動、遠足登山等,這些場景通常都更適合用橫屏來展現更廣闊的畫面,那麼你就選擇橫屏。反之,如果你的內容更適合以豎屏方式呈現,你就可以選擇豎屏。不必去管最終的影片時長是 30 秒、3 分鐘還是 3 個小時。你完全不必在影片製作的最開始就先確定這支影片是長片還是短片。
  這意味著什麼呢?你可以整個頻道都只發布豎屏影片,但這些影片的時長可能長短不一,有的只有 30 秒,有的可能長達 2 分 58 秒、3 分 05 秒、30 分鐘甚至 3 個小時,但所有影片都採用豎屏格式。因為你的內容可能就是更適合用豎屏方式來呈現。尤其當你的頻道影片格式統一時,就能給觀眾帶來更一致的觀看體驗,並且能夠跨平台通用。例如,觀眾在抖音上看到的你的影片是這種格式,在 Facebook 上看到的也是一樣的格式,在 B 站上看到的還是這種格式。這樣一來,你就無需刻意去迎合 YouTube 對於短片影片的定義,不必為了製作所謂的 YouTube 短片,而將原本以橫屏拍攝的素材強行放大裁剪成滿屏、4:3 甚至方形等各種比例,造成後期製作上的不必要困擾。你完全可以在頻道層面做出統一的選擇:例如,頻道內所有影片都採用橫屏格式,即使某支影片只有 30 多秒,也不必為了把它變成 YouTube 短片而刻意轉成豎屏。那麼,即使你的頻道裡出現了 30 多秒的橫屏影片,即使它不符合 YouTube 短片的定義,那它依然可以被歸類為長片影片。
  通過這種方式,你就可以完全忽略影片的時長問題,不必讓時長限制來束縛你的創作思路。你只需要專注於選擇最適合你的內容呈現形式,無論最終影片是長是短,無論它是否符合 YouTube 短片的定義,或是抖音中影片的標準,你都可以不必在意,這樣你就能夠更專注於內容生產本身。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既有喜歡看短片的受眾,也有喜歡看長片的受眾,有非常排斥豎屏影片的用戶,也有只看橫屏影片的忠實觀眾,他們的數量都數以千萬甚至億計。因此,在影片形式的選擇上,你沒有必要試圖討好所有人、迎合所有平台。
  以上就是關於製作長片或短片影片,你應該如何思考,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出決定的全部內容。關於這個話題,你是否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注意:文章语句经过润色修改,与口播文本不一定相同,但意思一致。

老胡对新手短影片创作的建议

https://we.owaii.net/archives/extra-4.html

作者

Owaiiちゃん

发布时间

2025-03-01

最后更新 2025-03-02
评论 ( 0 )
正在加载验证组件
OωO
隐私评论